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总结 > 公司活动总结 > 文章正文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范文7篇

编辑:kaka003 时间:2024-01-14 16:30:45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范文7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范文7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范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一

【关键词】中小学;阳光体育;调查分析

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其内涵是开展体育锻炼,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全民健身的基础,而且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在学校体育课程的基础上,以增强体质、培养运动兴趣、营造运动氛围、掌握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外延是全国亿万大中小学生,实施的范围不单指向课内、课外,而且还包括社区、家庭和其他团体与部门。阳光体育运动得到了贵州省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级学校的积极响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贵州的地形条件,使得运动场地严重不足,如何使在场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阳光体育运动,如何通过阳光体育运动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些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本文正是基于此,通过深入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遵义、毕节地区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反馈和参考意见。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遵义毕节各抽取4所学校(遵义3所小学1所中学,毕节2所小学2所中学)的400名学生和45为体育教师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学生有效问卷为386份(男186份,女200份),教师有效问卷42份(男40份、女2份)。

表1 被试学生情况

表2 被试专职体育教师情况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发、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 遵义、毕节地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

2.1.1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主线,其测试的普及率和及格率是考核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及成效的重要指标,它是督促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动力,也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监督的一个切入点。根据近几年上报测试成绩显示:遵义、毕节地区85%以上的中小学都开展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学生测试及格率达到85%以上;近80%的中小学能将学生成绩记入档案,作为以后升学的依据。但调研组成员实地考察发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存在问题:第一,一部分学生对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积极性不高,有应付的成分存在;第二,绝大部分学校在体育课上进行测试,挤占体育课时间,没能实现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的“教测分离”的要求;第三,大多学校测试条件简陋、器材不够完善,农村学校器材极为匮乏。

2.1.2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

2004年11月,教育部的《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规定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每周不少于3课时。调查的两个地区的8所城市和农村学校均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了体育课(小学一、二年级为每周4节,三到九年级为每周三节,高一到高三年级为每周两节)。由此可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后遵义、毕节地区学校体育课开课情况总体良好。

2.1.3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所调查的8所学校都能够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小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40分钟大课间活动,其中一所城区小学由于长过于紧张,采取不同班级的间天出操的方式来进行大课间活动,由表3可知,城市小学的大课间活动较为丰富,中学生大课间多为广播体操。农村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多为广播体操。

表3 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

2.1.4 学生对大课间的满意程度

从表4学生对大课间的满意程度调查中发现,总的有73.5%的学生对目前的大课间感到满意,其中城市有89.3%的学生对大课间感到满意,二农村只有26%的学生感到满意。以上数据表明,城市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后,大课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组织形式基本都得到学生的喜欢。农村学校学生对目前大课间的满意率极低,其主要原因是缺少专职体育教师,活动单一,体育器材紧缺,部分学校大课间基本处于放羊式状态。

2.1.5 学生对体育课外活动的参与度

课外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参与度的高低可以反映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度高,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越好。城市学校中有31%的学生每周参加体育课外活动3次以上,有54%学生每周参加1-2次体育课外活动,有15%的学生从不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农村学校中,有13%的学生每周参加3次以上的体育开外活动,有22%的学生每周参加1-2次体育课外活动,有65%的学生从不参加体育课外活动。从学生的参与度可以看出,城市学校明显高于农村学校。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之间的差异应引起相关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2.2 影响阳光体育开展的因素

对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阳光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城市学校中有41%的教师首选领导重视程度,这说明领导对于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体育教师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32%的教师认为学校场地器材短缺是影响,这说城市中的中小学也面临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的短缺;有16%的教师认为安全保障的不足,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参与运动;有11%的教师认为缺少具有专业素质的专职体育教师,在深入调查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学校对于女性体育教师的需求量较大。农村学校中有80%的教师首选缺乏具有专业能力的体育教师,从抽查的两所农村学校可以发现,农村体育师生比严重失衡;其次有20%的教师认为场地器材缺少是阻碍阳光体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阳光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城市学校中有39%的学生首选教学内容,这说明教学内容的丰富新颖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29%的学生认为学学习压力是影响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这说城市中的中小学面临严重的课业负担,从而影响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有22%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器材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和保障学生的运动兴趣;有10%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组织方式是影响其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之一。农村学校中有36%的学生首选课业压力大,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希望通过更好地学习来改变自身的生活条件;其次,有26%的学生认为学校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有20%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是影响阳光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还有1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组织形式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之一。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影响遵义、毕节地区阳光体育开展的主要由以下因素:1、重智轻体、学习好是唯一的出路等传统观念在全社会根深蒂固,它阻止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导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减少;2、体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多数学校只能保证基本办公经费,而体育专项经费无法落实,做不到专款专用;3、解决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不完善,现行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中所规定的学校与教师应承但责任的事故概括性太强,有些事故是学校与教师不应承担责任的,而受害方也能从其处理办法中找到相应的条款与理由;4、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师人员不足,在调查的5所小学中专职体育教师师生比只有两所合格。

3.2建议

3.2.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到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扎实开展各项学校体育工作,以促进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3.2.2 政府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重点解决薄弱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短缺问题,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要依据有关规定,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逐步达到学校场馆、器材基本要求。

3.2.3 继续完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明确责任事故与意外事故,使学校与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做好积极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后敢于放手工作,为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4 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项能力,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学校按照要求配齐体育教师,保证体育课程课时的有效落实,不断提高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4、结语

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昌盛的重要特征,而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人才建设的战略措施和富国强民之本。各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两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充分显示了其必要性和意义所在。但是,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我们各部门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建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不断促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恒婵。不同运动干预方案对北京市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12(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7号。

[3]陈雁飞,刘元海。阳光体育运动理论实践解读[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4]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4(8):10-14.

[5]陈雁飞,张庆新。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初始阶段的基本状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二

关键词:阳光体育;青少年;体质健康

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lO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据2007年3月19日北京日报,北京中小学生体质连续20年下降,肥胖率上升。青少年学生的肺活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体能素质指标20年来持续下降;本市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合计为25.30%;本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上升,其中,小学生为31.10%,初中生为62.12%,高中生为77.88%,大学生为86.42%。

我国青少年体质呈下降趋势,这不仅会给学生学习与工作带来不方便,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国家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阳光体育运动”。这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身体素质大有帮助。

一、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1 升学压力。由于升学的激烈竞争,家长、学校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些学校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造成学生体质下降。不少中小学每周仅有的两节体育课也常常被其他课程挤占,许多孩子被作业压得没空锻炼。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周六、日又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使得孩子仅有的玩耍时间也被剥夺。

2 体育锻炼给安全让道。“安全第一,体育锻炼第二”几乎成了很多中小学校默守的潜规则。据调查,为了避免所谓的“体育安全事故”,一些学校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准学生在课间踢足球、打篮球、翻单双杠等等,体育课也仅限于简单的自由活动,甚至擅自取消了一些运动项目的教学。有的学校体育课干脆就成了自由活动。

3 学校体育场地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很多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由于没有运动场地,很多学生被迫放弃了运动时间,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足在教室里度过的。因为这样,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降低,视力也明显下降。

4 社区锻炼场所很少。在一些新建的小区中,更多的是绿化的空地以及奇花异草,能够看到的只是一些适合老年人锻炼的体育器材,适合学生锻炼的场所相当难找。

5 家庭影响。独生子女增多,家庭、学校对他们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有所忽视,致使他们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怕苦、怕累的思想较为普遍。在体力劳动明显减少的同时,体育活动时间也在减少,体育活动的强度也不够。体育课上,天气稍热不愿意动,天气稍冷便不出来,以各种理由请假。再加上营养知识相对缺乏,饮食结构相对不够合理,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热量、脂肪的摄入量过多或过少,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肥胖、贫血接踵而来,甚至引起慢性病。

另外,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由于网吧的不规范管理,许多中小学生长时间地上网聊天、打游戏等,成为学生近视发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校园体育与学生自身的影响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风气;“阳光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运动相结合,与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能够培养师生共同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从而构建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促使学生振奋精神。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大力宣传健康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青少年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他们正确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引导青少年学生改善生活方式,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紧密相连,能够加强体育课程建设,调整体育教材的内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开设青少年喜欢的易普及的体育项目,为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生活方式配置优化“软件”。

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对策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应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阳光体育运动应落到实处。

2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锻炼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有了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学生才能学得高兴。现在,各学校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创设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如传统广播操、团体表演操、室内操和各种类型的兴趣班等。不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是什么,首先要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3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

阳光体育运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但在体育的课堂教学中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因此必需由课外体育活动作补充。从体育的内涵来看,学校体育也必须以课外体育活动作补充、必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自由选择时间、选择项目、选择场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有些教师和家长可能会担心体育活动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和家长首先应转变思想观念,要认识到科学锻炼的益处,同时,还要保证锻炼的效果,不论是通过教师指导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还是让学生根据示范动作进行模仿,都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4 建立科学的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体系

对照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要求,传统的体育考试制度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体系。要想充分发挥教学考试原本具有的教育功能、教养功能,就要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应该考查与考试结合起来,理论与技术、技能考试结合起来,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终结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科学而全面的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为学校体育教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服务。

5 加大投入,统筹资源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三

一、“六团十员”的定义及网格管理模式

“六团十员”网格管理保障模式中,“六团”指三级家委成立六大团队,分别是“校外实践团队”“资源开发团队”“义工奉献团队”“爱心互助团队”“家长导师团队”“家教开讲团队”。六大团队各自负责人全部由校级家委担任,并层层落实到每个班级,实现了六团三级管理。

“十员”指“活动策划员”“资源开发员”“爱心示范员”“班主任助理员”“交通护岗员”“活动组织员”“班级管理协助员”“学校管理协助员”“健康宣讲员”“家教宣讲员”。“十员”岗位设置是在多年家校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涵盖面广,适合全员选择,全校家长可以从时间、精力、能力等方面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确保人人有岗。

二、阳光家校“3+1”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

2004年成立的阳光家委会传承中优化,集多年经验,构建阳光家校“3+1”课程,其中的“3”包括:阳光家长学校培训课程、“成长天空”家校实践活动课程、“阳光家庭”课程。其中的“1”指阳光家长发展手册。家长、孩子在“3+1”课程中能主动选择、主动发展、主动成长。

一是阳光家长学校培训课程。在以往专题培训、引领培训、需求培训、移植培训模式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序列化主题培训,构建“智慧家长素养提升、和谐亲子沟通、强化习惯养成、呵护心灵成长、学习方法指导、专注能力培养”六大培训内容。培训导师既有市区级家教专家,也有来自家长层面的优秀家长,多种资源参与培训,满足不同水平的家长需求。在全校家长培训基础上,针对阳光家委的培训,构建了学年初家委增选课程和家委毕业课程,进出家委组织的过程就是一次全体家委工作的分享、力量的凝聚,实现传帮带的过程。

二是“成长天空”家校实践活动课程。将多年家校活动进行主题式提炼,与学校月课程“互助、体验、感恩、分享”相结合,共计汇总六个大类主题,通过菜单式提供详细活动方案,让各级家委会根据自我特点进行菜单式挑选,既能满足学习的需求,又能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

三是“阳光家庭”课程。自2006年起,启动了“阳光家庭”评选活动并实现课程化。构建了“亲子沟通”“亲子读书”“亲情周记”“亲子活动”四个系列课程,建立评价机制。本着“完善提高”原则,逐年不断修订、完善阳光家庭评选细则,并对往届阳光少年开展复查工作。2014年,学校进一步将“两优十五星”星级评价与习惯培养进行整合,增加了“亲子开讲”课程。截至目前,已经评选了14届阳光家庭,全校历时9年,共计评选表彰了950名阳光家庭。

四是运行古寨小学阳光家长发展手册。阳光家委会联合学校共同编制阳光家长发展手册,将家长学校培训、阳光家庭评选、家校实践活动列入固定发展模式,通过手册管理来实现每个家庭的自我规划、自我评价、自我提高。

三、“六团十员”助力阳光家校“3+1”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六团十员”三级管理共同发力,保障并优化“3+1”阳光家校课程。“校外实践团队”“资源开发团队”“义工奉献团队”“家长导师团队”“爱心互助团队”五个团队共同负责“成长天空”家校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和优化;“家教开讲团队”负责阳光家校培训和阳光家庭两项课程的落实和优化。六大团队共同负责阳光家长发展手册的编制使用。

2014年冬末,“爱心互助团队”和“义工奉献团队”联合策划组织实施了“快乐午间爸妈帮”活动。此活动开放了午间管理,一是促进学生午间的成长,二是促进了家长和孩子间的互动。此活动方案一,立即得到家长们的积极支持,他们中午匆匆下班后赶往学校,教给孩子们玩一些传统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跳皮筋、跳房子等。还有的教给孩子们下围棋、编花篮等。有了家长的加盟,学生午间的活动由单一变得丰富多彩。家长们的感受更是深刻,他们纷纷表示感谢学校提供的到校机会,让他们可以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游玩,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更是在组织活动的同时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和不易。媒体都对六团十员指导下的“快乐午间爸妈帮”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2015年秋季开学,“义工奉献团队”开展“家长当老师”活动。教师节当天,31个班级70多名义工家长们主动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体验普通的一节课,以此来共同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和责任。

日前,古寨小学1400多个学生家庭主动报名参加“六团十员”活动,助力阳光家校“3+1”课程,让全校学生沐浴阳光主动发展,享受优质的阳光教育,开启阳光般人生。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四

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小学生;兴趣爱好;校本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8-0072-03

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9年4月29日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我们对在校3~6年级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前后进行比赛数据、统计观察、核实数据,运用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索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方式、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落实,实施校本特色的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学校体育运动的重要途经。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本校作为市级排球项目传统校特色,利用上下午大课间半个小时,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阳光亮眼操、七彩阳光广播操、自编排球操、武术健身操;第二部分学生自垫、对垫排球活动,有力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根据学校的场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开展适合本校实际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通过观察、了解,约有9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并在活动中学生之间加强了相互交流,培养了团结合作,增强了友善相处。其中3~4年级的学生经过两个月大课间练习,70%的同学能完成自垫球;5~6年级的学生经过两个月大课间练习,75%的同学能完成自垫球;经过一个学期坚持不懈的练习,3~6年级85%的同学能够独立完成自垫球。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的愉悦,更加热爱体育运动,形成了良性循环。

大课间活动坚持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坚持安全第一,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完善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注重实效,尽显校本特色

作为石家庄市排球传统学校,学校加强对全校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学生排球运动技术,逐步形成并发展学校排球特色运动。

学校开设排球课教学并列入校本课程,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参与排球运动。普及与提高是一对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多年来,我们摆正了普及与提高的位置。要提高排球技术水平,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实现1~6年级人人有排球,全校学生人人爱排球。

表1、表2显示,我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后,学生排球垫球平均个数有了显著提升。大课间开展垫球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同时可以缓解视觉疲劳,很大程度上放松师生紧张的情绪。

三、转变形式,推行校本模式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关键,对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掌握体育知识,发展运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力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基础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本校1~6年级开足体育课,其中3~6年级专设排球、田径课。体育教师充分利用上课时间开展排球、田径技术教学。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的活力和吸引力。

田径课从3年级起,课堂教授田径基本运动技能,使每一位同学掌握跑、跳、投的基本运动技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但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要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因田径课比较枯燥,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激发其兴趣,例如,在学立定跳远时采用“小青蛙”学本领情景教学,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又快乐学习。铅球技术课因为小学生力量不足,比较危险,可以采用实心球代替铅球教学等方法。在教学的同时,发现特长生,重点培养。四节体育课加上二次课外体育活动,这样就实现了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无缝衔接,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互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学、练,在课外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从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实现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四、补充活动,丰富校本阳光体育运动

在展开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其运动能力,逐步增加小型课外活动,本着自愿、自主的原则,引领学生学习其他的体育项目,武术健身操、健美操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每年9~12月在全校展开每月一主题活动――“全员参与趣味运动会”,老师、同学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学校掀起了我运动,我快乐的高潮。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老师也加强了体育锻炼。参加区市级比赛之余组织学生每月一主题活动,开展一项小型比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运动技术的学习是枯燥的,通过小型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比赛的输赢更加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小型比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促使学生自发进行体育锻炼与学习,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物质保障。从表3看出本校连续3年投入2万余元购置体育器材,进行更新、维修、补充使用。本校目前拥有大小器材1800余件,学生利用课上、课余时间主动借用体育器材,自觉进行训练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这就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开阔了学生的体育视野。充实的体育器材,促进了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五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兰州市城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兰州市城区中学生对阳光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时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升学压力、活动时间缺乏、场地器材短缺等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兰州市 城区中学 阳光体育 调查

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阳光体育运动”计划颁布至今已有近三年的时间,各部门、地区、学校的实施效果又如何呢?为此笔者对兰州市城区部分中学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兰州市城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现状,为改善兰州市城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推动这项活动全面、科学、有序地开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兰州市西北师大附中、东方中学、兰州12中、兰州20中、兰州35中五所学校随机抽取1000名13―18岁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每所学校男生100人,女生10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和中国教育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次研究提供一个详实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就兰州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有关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卷970份,其中有效问卷950,有效率为97.94%。

3.数理统计法。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了解及参与情况

1.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内容、意义的了解情况

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是“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用三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兰州市城区中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了解情况总体上都是很肤浅的,47.79%的学生只是表面知道有阳光体育活动这个信息,32.84%的学生根本不知道阳光体育。这表明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与实施力度有所欠缺,学生缺乏对此项运动深层次了解,这可能也是影响他们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

2.学生每周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次数、每次活动时间

“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兰州市城区中学有14.74%的学生根本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48.21%的学生每周参加1―2次,参加3次或3次以上的占37.05%。而且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也非常有限,45.68%的学生每次锻炼不足30分钟,31.58%的学生每次参加30―60分钟,超过1小时的占22.73%。每周参加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调查表明学生每周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次数、每次活动时间与国家教育部规定时数相差甚远,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学生参加阳光育活动项目选择情况

兰州市城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时,在项目的选择上呈多元化。他们选择项目的排序依次为:羽毛球、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足球、健美操等。男生选择人数较多的项目依次是:篮球、足球、田径、排球。女生选择人数较多的项目是: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等。从选择排序上看,他们在选择项目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篮球都是他们的首选项目。这可能与体育经费投入有限、不能充分提供锻炼场所及运动器材有关。从选择内容来看,男生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富有激烈对抗的、竞争性强的项目;而女生则对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比较感兴趣,可能是因为这些项目运动强度小,对抗性不太激烈,并富有一定娱乐性。这充分反映出男女生在体育需求方面的差异。

(二)学校组织阳光体育活动情况

1.学校有无组织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应该是体育课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这对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确实起到较好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在兰州市的城区中学有43.15%的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56.84%的学校没有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学校不开展大课间活动,学生的参与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阳光体育运也就无法落实。

学校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部门,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概念,使“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深入学生群体,不断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但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兰州市城区各中学对阳光体育这项活动相关宣传活动做的很少。62.32%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对阳光体育做积极地宣传工作,27.37%的学校做了一些宣传,但是不全面。只有10.32%的学校给学生积极地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表明阳光体育活动在兰州市城区中学还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三)影响兰州市城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因素

影响兰州市城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的主要因素是:升学压力、活动时间缺乏、场地器材短缺、自身的惰性、无人指导等。

49.26%和46.95%的学生认为升学压力,活动时间的缺乏是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学校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应试教育还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强烈愿望被繁重的课业负担所取代,教师和家长只注重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锻炼。

35.5%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条件无法满足其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其原因主要是体育设施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场地器材有限。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的类型、状况和规模都将影响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扩大体育场地,增加体育器材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兰州市城区中学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意义,内容没有深层次的理解,重视程度不高,使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2.学生每周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次数,时间有限,与国家教育部规定时数相差甚远,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部分学校没有组织大课间活动,不能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3.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时,在项目的选择上呈现多元化,男生多选择富有激烈对抗,竞争性强的项目,例如篮球,足球。而女生多选择运动强度小,对抗性不激烈,且带有一定娱乐性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这充分反映出男女生在体育需求方面的差异。

4.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升学压力,活动时间缺乏,场地器材短缺是主要因素。

(二)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阳光体育的重要性,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

2.扩大宣传,营造气氛。学校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报刊、横幅等媒介,来扩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让教师、学生、家长充分知道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通过媒体和大型体育活动的载体来宣传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和进展成果,从而营造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校的开展。

3.要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形成特色。

4.加大投入,统筹资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要把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学校教学经费预算,予以保障,并且做到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而增加;进一步加强学校场地和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学生课外活动的场地设施要求。同时也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场地资源来满足学生活动要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2006.12.23.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中发[2007]号。

[3] 刘海元等。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8):10-14.

[4] 胡传庆等。对“阳光体育”的思考和对策[J].体育师友。2007(6):57-58.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六

关键词:强化;营造;阳光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67-1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中央7号文件精神,学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强化阳光体育工作,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环境,使得阳光体育活动得到高效、高质地开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1.保证主渠道的教育,确保体育课开齐开足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发挥体育课堂主渠道作用,并且按照教育部相关精神和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同时学校应配备和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积极开展体育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先导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需要,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提高体育工作者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以及施教过程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认识、理解、实践,这样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2.立足实际、确保实效,改革课间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学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考虑到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学生体质状况、场地器械等实际情况,在推行“大课间”(分上下午)的同时变以往那种学生被动参与为主动参加大胆改革,将每月的系类赛(如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太极拳比赛)穿插于其中,既保证了全员参加,又突出了精英学生,与此同时校园体育文化节的举办使得学生、教师在阳光活动中都能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3.坚持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发展阳光体育的有效载体

冬季长跑活动是阳光体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进行冬季长跑活动前,主管校长和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召开冬季长跑的专门性会议,强调长跑的运动量、安全性以及在跑步中班级的队形、彩旗、口号;通过校园广播台、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冬季长跑的启动仪式;安排专人进行冬季长跑的督查、考评;组织冬季长跑优胜班级评比活动,总之冬季长跑活动在有计划、有组织、有质量的进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4.开展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学校以体育文化节和课外活动为平台,坚持抓好两操和两活动,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中,因地制宜、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组织学生全员参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做到四有:有计划、有组织、有活动、有总结;四落实: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四个新:新形式、新创意、新设计、新发展;组织体育运动项目代表队或课外兴趣小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力争把各项活动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得到落实。

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阳光体育活动全面落实

1.开展督查评估,确保工作落实

学校为了保证阳光体育活动能得到长效、高质进行,由主管校长牵头,建立学校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学校的小组讨论、研究决定,及时制定出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特点和需要的具体活动方案,并组织贯彻落实;建立由学工处、校团委以及体育教研组联合的阳光体育活动实施小组具体组织落实,职能部门的领导为相关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活动的落实情况,与此同时对每一个活动的开展做好交流、督查、评估。

2.坚持评优活动,激励师生参与热情

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保证评优工作活动的公正、公平、公开性,学校定期公布阳光体育活动督查与考评小组的督查相关情况和考评结果,并把此项考核与学期先进班级体考核、优秀学生考核、优秀教师考核相结合,这一做法调动了师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使得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更有序、更深入。

3.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做好数据上报

体质测试是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评价手段之一,也是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严格按相关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每年学生体质测试,并将相关数据向国家数据库进行上报工作。由于长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生每天坚持跑操,学生的耐力素质较以前有所提高,因此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4.重视课余训练建设,丰富阳光体育活动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七

关键词:特色;成长;快乐;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研究目的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阳光体育”的全面实施对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如何开展好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如何让学生从“逼我锻炼”向“我要锻炼”转变,这是我们体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兰州市第六中学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需要,收集和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设计问卷3套,对该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为96份,有效率为96%。对这些问卷进行统计,获取资料。

2.2.3数理统计分析法

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然后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

2.2.4逻辑归纳法

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所收集到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加工。

2.2.5访谈法

对部分学生、学生家长、学生班主任及有关学术专家进行了访谈,内容涉及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结果与分析

3.1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3.1.1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均表示认可,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学校有较强的体育文化基础,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3.1.2兰州六中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90%的学生是喜欢或是比较喜欢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大多数同学对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对“阳光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是极少数。这说明该校绝大部分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有着积极的认识。

3.2兰州六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形式

3.2.1严把早操、课间操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途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狠抓广播操的规范动作。每年利用运动会的开幕式,举行全校性的集体广播操比赛。这项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练操、做操的兴趣与积极性,也使学生在课间操这个舞台上彰显了个性,为学生健康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群策群力,加大了对跑早操的管理力度。早操要求体育教师指导,班主任到岗组织、学校领导查岗,教导处组织学生会分年级、班级进行评价打分考核。每周一利用全校师生升国旗的时间,公布跑操优秀的班级并颁发流动红旗。以此激励学生的班集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班级之间相互竞争创优的良好氛围。跑操方阵队列整齐、步调一致、精神饱满、班训口号响亮。跑操习惯的养成,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减少了,时间观念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也得到了提高。已逐步形成了“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荣辱感,同时也展示了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新时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跑操成了缓解学习压力、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学生普遍反映,把每天坚持跑早操当成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几年坚持下来,不知不觉间,肺活量提高了、耐力素质增强了,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了起来。

3.2.2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展

学校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太平鼓、秧歌彩绸舞、太极拳等)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程,这在兰州尚属首次,特色课的开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为了使这些活动项目有序开展,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根据活动计划、内容、场地器材,安排专职体育教师负责指导,每周轮换活动项目。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着身心的满足。

3.2.3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有力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学校为了突显学生个性,把自主活动的权力还给学生。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参与,体现了“我选择、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学生在大课间这个舞台上,尽情地享受快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结合学校特色的球类活动、跳绳、拔河等集体项目;也有跳小绳、踢毽、跳皮筋、掷沙包、转呼啦圈等单个项目。学校根据场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大课间活动内容、形式及组织上逐步完善,探索开展适合学校实际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通过调查、了解9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并在活动中相互交流。

3.2.4以比赛为契机搭建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以班级竞赛为载体,使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更显生动气息。学校开展全校性的班级篮、排球赛,为了取得较好比赛成绩,班班都组建了自己的球队,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带动了班级球类技能、技术水平的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学校领导对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与支持。每到比赛日,班级球队的同学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互不相让;赛场外的班级啦啦队员你来我往、高声呐喊。一场小小的班级球赛,牵动着班级中的每个成员,人人心中拥有集体。为了班级的荣誉,他们各尽所能,几乎是全员参与。这种组织形式将对学生一生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3.3兰州六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

阳光体育运动发展至今虽然时间不长,兰州六中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开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调查显示主要问题有:宣传力度不够;对阳光体育大课间有效开展的检查监督和评价不够深入;场地、器材、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

4.结论与建议

4.1继续加强阳光体育大课间宣传推动工作

有认识才有行动,有理想才有支持。学校应加强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宣传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4.2继续完善对阳光体育大课间有效开展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机制

为保证锻炼的实效性,学校应继续完善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每日由值周教师深入各班巡查,负责各班组织、指导的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锻炼中的表现、投入程度和运用技巧的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学期末,结合体能测试给予学生总评成绩,以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质量,切实达到锻炼的目的。

4.3三管齐下,解决场地、器材、人力资源不足问题

4.3.1动员班主任、课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做学生的体育指导者

由于学生人数多、班额大,专职体育教师不足,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学校应该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优势作用,动员班主任、课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做学生的体育指导者,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内容。

4.3.2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校园体育活动,为学生体育活动增加活力

学校可利用自己的校域优势,招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学校体育活动或请周边全民健身点健身指导员将群众欢迎的健身项目和青少年特点结合,丰富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

4.3.3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为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做后盾

要使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长久地深入下去,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沃土。学校还要大力开发现有资源,以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让学生自带一些体育器材;带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争取社会的投资,扩大场地、器材的投入。使大课间体育活动长久开展,使学生受益、家长受益、学校受益。

兰州六中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是对全校师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和综合性考察,也是对学校组织、协同和执行能力的检验。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师生走到操场上、走到阳光下,共同参与互动,为师生的交流搭建平台,有利于营造平等、友善、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让教师更深入学生、贴近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师生观。学生有组织的自由活动为教师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及个性差异提供了契机,拓展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的视角,为教师有的放矢的选择教育方式提供了依据和可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阳光下快乐、健康地成长,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教体艺〔2007〕14号文: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

[2]教体艺[2006]6号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以上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范文7篇的内容,由总结啦-搜集整理分享。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zhzjx.cn/hdzj/gshd/70909.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zhzjx.cn 版权所有 |

总结啦 ICP网站备案号 皖ICP备2022010996号-2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916004807@qq.com